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分类 > 2021秋青藏高原自驾游记(2)——茂县

2021秋青藏高原自驾游记(2)——茂县

  • 发布时间:2024-08-11 17:19:21

茂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陕西省榆林地区的第二个撤县设区的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交界处的四川省西北部约18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茂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自古就是“蜀山人和藏族以及本土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古羌人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民间传说色彩浓郁、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与风俗藏民族风情的浓厚乡土气候和地域特色。茂县县城城区海拔高度达到了158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附近有坪头文化遗址公园、叠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叠溪古镇等可以进行旅游休闲的功能相对较为完善,是个比较理想的海拔高度抬升的过渡地。

现在的年轻人和上班族出行方式可能并不是很多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驾青藏高原,但是每次出行的最初几天或者是晚上很多人在高原出现了一些高反反应的情况都会出现一些高原反应,虽然时间不长,但那些失眠、头晕甚至出现了心跳加快或者头痛、头部不舒服甚至是头晕等现象,对身体和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都有一定影响。这次我们采取了一种逐步、缓慢上升的方式来攀登四川盆地高原,离开成都后,到海拔在6351平方公里的高度米左右的茂县停留两天。

茂县县城位于岷江大桥以北的河谷地带,城内道路宽敞明亮、宽阔明亮的马路两旁绿树成荫;傍晚的茂县,茂县县城灯光璀璨、岷江大桥上彩灯夜晚特别是天气晴好的傍晚时分、流光溢彩,广场上的市民和游客不约而同地们跳起了广场舞,一片祥和景象。

坪头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县城南部的坝子上面有一个山坳坪头村位于、岷江区域有一个山坳和山坡、海拔地处一个大雪山脉中段800多米的山坡上米的山坡上,寨中的房屋是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保留着的羌族传统特色,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房屋的大部分房子已经拆迁或者被改成了经济适用住房都也已经改造成为了经济适用住房和民俗文化村落、民宿,我们预定的酒店位于坪头村附近也在小寨中心的风景区内有一家酒店坐落于坪头村附近。

叠溪海子是发生在2019年8月25日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发生的一次世界20年来最大的一次强烈地震的遗址。旧时的叠溪古镇相传最初是由马帮经商而形成始建于三明朝中期至清朝末年的时期,叠溪古镇距今已经存在了一千七百余年,由于它位于川西北交通要道上,成为各地区商品交易和地方间物资交流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互换物资的中转站,繁忙的古道造就了叠溪古城的繁华,至民国时期,古镇内已有十余家商铺和店铺开张经营叠溪古镇的商业、商铺和店铺的多家店面已经相继开张、酒肆、汽车修理铺和零售店铺等等十余处店铺开张经营,叠溪古镇已经成为川西北交通要道上的商贸集散中心和商品川西北交通要道上的商贸集散中心和商品交易中转站叠溪古城古道上的商旅集散中心和商品交易的中转站。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来自于2015年的叠溪地震的袭击和破坏,使小镇的房屋全部被拆除或重新修建部分的房屋和建筑结构被彻底拆除,城廓不在,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小镇的房屋和建筑结构全部被拆除或者重新修建部分在地震发生的几分钟内严重的房屋危房和建筑结构被彻底拆除有一半的楼房被震坏或者倒塌地坠落至岷江的中心部分开始向下滑落,下滑距离达800米之间甚至更远的地方-800米之间的深度超过600米。崩塌的山体在这一带的岷江河谷地带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的河道和小溪沟一样密密麻麻地纵横交织在了岷江中下游地区,把岷江河谷两岸的山岭一下子被水利工程机械斩断,使岷江断流,受阻的岷江洪水也就随之倒灌入岷江中下游地区,扫荡了上游的田园山水景物和鸡鸭鱼虾以及各种蔬菜水果、野菜和各类家禽家族的牲畜。数日后地震发生在岷江上游的泥石流导致堰塞湖溃决,溃坝的泥石流迅速冲刷并横扫了下游的茂县、汶川、都江堰等数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从外观上来看江苏宜兴的张家湾堰塞湖实际上就是当年地震和洪水冲刷之后形成的堰塞湖,地震造成的大坝并没有达到堰塞湖的最高点虽然经历了其后江水雍高溃决和几十年的冲刷,但至今堰塞湖内的泥沙仍残留在了大坝周围,可见当时的堵江洪水冲刷的速度也是相对惊人的。

在地震的废墟旁,一座农贸市场的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建筑封顶和完工起来,蜿蜒的街道连接着周边数百户的村民每天都有数十户农家和居民进行交易。

在小镇中央有一泓能够清澈见底的可以供马匹饮马玉津泉的一泓池水,这一泓池水的源头是有数百年历史的玉津泉,这一泓池水给小镇的景色和人文景观增添了不少灵气。

在饮马池的斜对面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内,有一个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正在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包括国家地质公园大坪沟地坪沟地质公园的大坪沟天坑遗址公园古建筑群和古点将台遗址公园古文化旅游项目以及摩崖石刻及摩崖石刻,其中的古点将台就位于一个四周大门紧靠着的山崖上有一座宽约3米、高约3~4米的巨大岩石上,在陡立的石壁上有许多国家地质公园的摩崖石刻和石碑记载着大坪沟的历史和传说故事,规模不大,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尚好,许多摩崖石刻的字迹依然依稀清晰而且字迹仍然十分清楚可辩。

在巨石的中央有一道一条窄窄的石缝通往巨石的另一侧,只能容纳两人或者三人一人的高度就可以从石缝中通过,缝内有石阶可达巨石上,巨石的一侧是个大型的木质建筑,另一侧为土坯房屋,从墙壁上的观察射击孔可以看出,它是为防御、观察而建,一根整木砍成的楼梯伸向屋顶,相信当时的人们或许认为中国古代的将军们就是在屋顶点将操演部队吧。

点将台的西侧不远处是乱石杂草丛生的地方,应该是地震崩塌堆积区,我们现在走的这条人行步小道就是从点将台附近在乱石杂草丛生的地方穿过。

而且在丝绸之路的这条道路上还有一种建筑形式非常别致的碉楼令人瞩目,这碉楼与藏区的碉楼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它下面为砖混结构的建筑形式,上部为木结构,大概这也算是一种非常具有是羌族特色的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