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内故事 > 海航:全面退出新光海航人寿 欲自立门户

海航:全面退出新光海航人寿 欲自立门户

  • 发布时间:2020-11-21 05:37:45

在7年的糟糕经营中,海航集团最终决定放弃新光海航人寿,根据市场对深圳三位股东的介绍。同时,海航将把华安财产保险、华安资产管理和渤海人寿的股份整合起来,组建自己的保险集团。

11月16日,新光海航人寿宣布,其原股东新光人寿和海航集团将向新股东转让25%和50%的股份,接管3家深圳公司。

转让后,新光海航人寿的股权结构将改为深圳百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百林资产)51%,新光人寿25%,深圳广辉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辉油)14%,深圳国展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这意味着海航集团将完全退出新光海航人寿。此前,海航董事会于2016年9月6日决定只出售海航25%的股份。行业分析师告诉财新:“对于买家来说,如果他们不能成为控股股东,他们就不会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保险牌照的价值也会降低。”因此,购房者仍然想拥有更多的股份。“根据此前的董事会决定,新光人寿希望以每股3元的价格出售25%的股份,但该公司没有透露最终交易价格。”

新光海航人寿成立于2009年3月,由海航集团和台湾新光人寿共同出资,注册资本5亿元,各出资2.5亿元,持股50%。然而,一半的中外合资股东的股权结构使新光海航人寿陷入了合资保险企业的普遍困境,即中外股东治理理念不同,双方存在很大差异,但双方都不愿让步,公司经营停滞不前。

新光海航人寿自成立以来,从未摆脱过亏损的局面。2010年至2015年,新光海航人寿分别亏损4900万元、7200万元、9000万元、8600万元、1.08亿元和8200万元。就保险收入而言,自2014年以来,新光海航寿险收入逐年下降,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达到5100万元,接近底部。

2016年第三季度,新光海航人寿净亏损2283.55万元,净资产9,092.76万元。2015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31%。2016年前三季度末,这一比例分别为-3.91%、31.74%和68.87%。

由于偿付能力不足,。2014年3月,中国保监会要求新光海航人寿暂停增设分支机构;2015年11月,,要求其从2015年11月23日起停止新业务。

因此,对继续恶化运营状况的新光海航人寿来说,这一股权变动将意味着扭亏为盈。海航集团决定完全撤出,在保险领域已经有了另一个布局。

海航希望组建一个保险集团,其计划已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但尚未获得批准。近年来,随着资本的增加和扩张,海航集团采用了渤海黄金控制、海航资本和海航投资,共同持有华安财产保险34.414%的股份(部分股份需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成为华安资产管理公司的最大股东&华安财产保险。海航还通过渤海黄金控股公司持有渤海人寿20%的股份,这两家公司都是最大的股东。此外,海航还设有两家保险中介机构-阳子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海南通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近年来,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产业领域,海航都非常活跃。20多年来,海航集团从单一的本地航空运输企业成长为航空、物流、金融、旅游、居者有其屋、商场、生态技术、机场管理等行业的大型短吻鳄,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上市公司12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