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的浮沉及其带给香港机场的启示
我记得2014年初,作者在民航网上撰写并发表了“国泰航空公司对大型国有航空公司发展的启示”,充分描述了国泰航空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2017年1月18日在香港,航空业正在等待国泰航空新一轮战略调整的结果。在过去的三年里,国泰航空似乎已经进入了2014年的文言文版。虽然当时有关方面不愿接受这一预测,但即将到来的战略调整恰恰是“前因”的“后果”。民航业是一个服务型产业,注定要服务而不是独立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运,国泰航空的浮动再次印证了这一命题。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泰航空)以其优良的航空安全记录、强大的欧美航线网络、优越的开放空间服务水平和高质量的地面交通效率,一度成为全球航空公司的典范。国泰航空已悄悄成为其竞争对手,效仿目标公司和竞争对手。但进入21世纪,国泰航空一度在全球行业领军地位有所动摇。笔者认为,香港转口贸易功能的弱化甚至边缘化是外部环境,国泰航空未能顺应区域航空业的变化是其内部因素。“与时俱进、战略调整、战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逻辑。诺基亚(Nokia)、柯达(Kodak)、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和其他前行业已被后来者赶超甚至重组,这是最好的证据。
第一,飘浮:国泰精彩表演的源泉
让我们重温国泰在二十世纪末取得的辉煌成就。国泰航空是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隶属于已成立的英国太古集团。在安全方面,国泰航空凭借其B 747、B 777、A 330等宽体机队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当时果断购买B 777和A 330等新机型,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大大降低了机队的平均使用年限,有效地降低了每公里座位的平均直接运营成本。在航线方面,国泰航空凭借香港回归前的特殊经济角色,即中国内地与欧美的经贸门户,利用航空权的优势,建立了向东飞美国东西海岸、西至西欧重要门户、南至澳洲的优越长途航线网络。在服务方面,国泰航空不但符合香港居民近乎严格的服务标准,更注重过境旅客在香港的旅游经验,使其航空和地面服务能力大大超越业界同行。在过境方面,随着新香港国际机场的启用,国泰航空拥有更多资源,使其在香港的国际过境业务得以有效地整合。国泰航空的转移,显示了香港市民的标志性素质和效率。
国泰的辉煌表现与其适应市场环境和采取积极战略布局的能力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前十年的经济思想解放和基础设施建设后,各类开发区相继出现,招商引资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把握和实现途径。香港被赋予“中转站”的角色,在内地和内地进行外商投资。这种经济联系使香港成为来往中国内地的商业和货物的重要过境地。香港经济繁荣对国泰航空业绩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国泰的“两路一基地”战略,除了得到宏观环境的有利支持外,也是国泰航空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两条路线是欧洲-香港转运-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香港-中国台湾。其中一个基地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以国航股份交换完成收购港龙航空后,实现了航线的策略性布局,即国泰航线服务香港往返世界,港龙航线服务香港往返内地。国泰航空凭借其优越的地位、独特的形象和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团队,取得了业界同行羡慕的辉煌业绩。
第二,沈:国泰战略失误的结果
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大胆地克服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才能使公司不会被同行所取代,甚至被市场淘汰。国泰太平洋是其在市场众多变化中的战略错误的结果。
1.在激烈的“袋鼠路线”竞争中无所作为
随着中东产油国经济的战略转型,该"非石油经济"受到了高度重视,由阿联酋、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卡塔尔航空公司代表的中东航空公司迅速崛起。强劲的空气容量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市场格局,以阿联酋为例:它很快就用A380飞机切入了"袋鼠路由",创造了一个新的欧洲-迪拜过境-澳大利亚航线。较低的旁通率、更好的舒适性、更大的容量和更合理的价格,新的路线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最大的影响是由国泰航空公司运营的欧洲-香港-澳大利亚航线。此外,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欧洲-广州过境-澳大利亚开辟了一个新的"广州市道路",更糟糕的是国泰航空。面对竞争格局的这种变化,国泰航空公司的反应似乎滞后,在车队更新和服务推广方面略微被动,并且未能及时开放更高级的高质量产品,以促进其主要航线的市场份额。
二。海峡两岸的直达航班动摇了国泰两国的基本盘面。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在航空运输领域,两岸之间实现直航,接入点不断增加。中国台湾向大陆各省开放免费旅游,导致大陆赴台游客激增,帮助两岸航空公司改善经营业绩,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国泰没有办法分一杯羹,失去了海峡两岸的过境市场。国泰航空对两岸直航影响的反应似乎较为缓慢,特别是港龙航空的航线布局缺乏弹性,未能及时调整至连接内地二三线城市的新航线网络,错过了政策过渡期。
3.市场保护战略制约创新
国泰航空为了在香港占据一个相对独占的资源地位,有意或无意地“介入”,影响甚至阻挠香港其他航空公司的发展计划。例如,东航和澳航计划联手在香港建立低成本航空公司,而竞争对手已被阻止加入全球联盟。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单一的完全垄断对航空运输和服务经济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旅客的影响更大。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合作伙伴的要求,国泰航空的市场保护战略似乎有害且无利可图。
3.国泰浮沉对香港机场的启示
最近,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已经完成,确定了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该规划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定位战略规划的最高水平。广州和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自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有必要承担相应的城市交流与合作任务。广州和深圳的全球城市定位必将为两地机场启动新一轮的国际航线网络建设战略。届时,广州和深圳将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密更多的国际航班。香港在吸引珠江三角洲旅客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会进一步削弱,而“经港”产品的营销成本亦会进一步增加。这不仅给国泰带来了压力,也给了香港机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缺乏乘客支持的香港目的地将失去吸引力,更多的外国航空公司将选择减少往返香港的航班,这些航班应该飞往广州和深圳。因此,香港机场第三次跑道研究报告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是否有待进一步评估。笔者认为,香港机场应借鉴国泰航空在发展国泰方面的经验,与时俱进,不要主观地研究自己的发展状况,而应注重对广州和深圳的发展进行分析,及时作出有利于香港机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
综上所述,国泰今天的战略调整,受到近年香港经济放缓、内地航空企业国际网络迅速崛起、广州和深圳机场建设国际枢纽的影响。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泰航空没有主动面对上述冲击、竞争和冲击。我们今天不想看到国泰的绝地求生被赎回。我希望明天我们不会看到拯救香港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