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突然降温。携程最近宣布,将于2018年秋季关闭其第一家本地豪华游轮公司天海邮轮。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中国邮轮旅游增长率下降,2018年游轮游客数量可能出现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外国邮轮巨头将在2018年削减在中国市场的产能。
“我没想到中国邮轮市场会这么快下跌。。渤海邮轮子公司渤海邮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一强说:“我们进入邮轮行业时,考虑到了困难,但我们没有预料到市场环境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邮轮行业很快就进入了调整期。”
面对向下拐点
3月20日,携程和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宣布,他们将于2018年秋季关闭天海邮轮合资企业,并将其出售给TUI集团旗下的马雷拉邮轮公司(Marella Cruise Company)。
2013年12月,携程联合摇滚资本等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豪华游轮公司天海游轮。2015年5月,天海邮轮的“天海新世纪”首航。当时,天海邮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范敏雄心勃勃,表示天海邮轮将引进更多游轮,并在未来组建当地豪华游轮。
Ctrip负责人最近告诉记者,双方最终决定关闭天海,主要是因为全球市场股东的战略配置发生变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全球主要的邮轮公司正在部署新的大型船舶进入中国市场。天海邮轮作为当地品牌,很难与其他邮轮公司竞争。\r\r\r\r\r\r\n""
根据年报,2017年渤海邮轮子公司渤海邮轮有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399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13万元。
邮轮市场的变化不仅反映在个别公司身上。中国邮轮市场在连续十年保持40%或50%的高速增长后,在2017年放缓。据统计,2017年中国游轮客运量为49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11个邮轮港共接收邮轮1181艘,比去年同期增长17%。
自2017年以来,外国邮轮公司在中国的产能也逐渐减少。皇家加勒比和嘉年华这两大邮轮巨头在2018年将5%至10%的船只分配到中国市场,这两家公司都降低了中国市场船舶的比例。
2017年4月,在中国运营了三年之后,由克鲁斯公主拥有的蓝宝石公主宣布离开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上的另一艘游轮“公主”将于2018年至2019年期间离开中国市场。2017年10月,皇家加勒比海神话号(Royal加勒比海Myth)因收购而启动了告别之旅;2017年8月,“海洋水手”(Mariner)暂停了其在中国的母港。
“从2018年主要邮轮公司的船期来看,2018年中国游轮游客数量将继续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郑月浩说。据业内领先期刊“邮轮工业新闻”(CruiseIndustryNews)称,2018年,240万中国游客将乘坐游轮,低于2017年的280万。
供需矛盾突出
短短三四年,游轮市场的“玩家”纷纷离开市场,中国邮轮市场又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没有料到中国邮轮市场会如此迅速地下跌。我认为邮轮行业增长过快,但我没有料到邮轮市场会这么快放缓。其次,我没有料到这场价格战会如此激烈。”郑月浩直截了当地说,日韩早五夜航线的价格约为四千元至六千元左右。目前,日韩四夜航线的价格仅为2000元至3000元,有些邮轮甚至跌至1000元以下。
3月29日,记者在网上看到,预售的皇家加勒比海赞丽“香港、福冈、下关7天游产品”以3400元开始。格泽达游轮“日本三宝福冈六天游产品”自2000元起。
程说,邮轮产品的价格在2012年开始下降。随着产能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国内邮轮市场的价格战也降低了国外游轮的整体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市场的嘉年华邮轮收入下降了2900万美元。
“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游轮市场产能过剩。”姜一强认为,中国邮轮市场的短期产能投资过于集中,特别是几年前国外邮轮公司成堆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市场正在逐步消化。“供需矛盾导致价格战,邮轮收入下降导致质量下降,陷入恶性循环。游轮体验减少,游客期望下降,吸引游客的难度越来越大。”
郑月浩认为,国内邮轮市场的快速变化有几个原因。第一,目的地简单,产品均匀;第二,销售渠道不畅通,难以及时消化和交付能力。从海外市场来看,销售网络已经成熟,基本上70%的零售客户通过旅行社预订,30%的直接客户通过邮轮公司购买机票。“中国的邮轮市场一般采用旅行社包机模式,为了填补每一次航程,我们会找到一种甩掉船舱的方法。弃船、低成本的邮轮消费习惯也已经形成。”
此外,渤海渡船董明武认为,国内邮轮行业起步较晚,缺乏餐饮、旅游、免税店等行业配套的邮轮产业。政策支持的缺失和游客消费观念的差异也是制约国内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快本土化进程
姜一强说,“从邮轮行业的高期望值到发现许多问题,中国邮轮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但从产业本身的角度来看,邮轮仍然是朝阳产业。“
根据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已从“快速发展”逐步转向“稳步发展”。国内邮轮港接待数量、入境和出境邮轮游客接待量增长率均有所下降。这与邮轮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直接相关。今后,国内邮轮应引进更多的免费组合产品进行专业化,多样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价值。
宁武认为邮轮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从海外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邮轮产业从起步到发展都进入了20年左右的成熟期,此后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就国内市场形势而言,近几年旅游增长,市场潜力也很大。此外,国外成熟的邮轮经济产业链很长,邮轮给一个城市带来的拉动经济是机票价值的12倍。因此,鼓励邮轮产业的发展。
,市场放缓并不可怕。回顾我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邮轮市场并不是第一次徘徊,而是原有的基数较低,行业不那么敏感。
他认为,建设中国邮轮新生态需要一个稳定的步伐。我国邮轮生态系统的不和谐主要体现在邮轮公司、旅行社和游客之间的三方关系上。在市场增长过快的情况下,参与游轮旅游的三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市场的缓慢增长,给了我们反思过去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组织模式、推进产业体制改革、构建有中国特色邮轮生态的契机。海外同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中国邮轮营造新的生态环境。程说,当局正在寻找办法,建立机制,加快邮轮本地化,包括建造本地游轮,成立本地邮轮公司,以及设计本地邮轮产品。
与此同时,当地邮轮公司继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姜一强说,渤海游轮管理更加灵活,公司与大型邮轮公司采取了差异化的地位,开展了错位的竞争,避免了上海、天津等主要港口的竞争,主要是青岛、大连、舟山、方城港和海南等二线港口。同时,根据公司小船的特点,为企业、事业单位等团体旅游进行准确的营销。
熟悉中国文化是当地游轮的主要优势。“邮轮是进口的,但毕竟,我们比外国人更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姜一强说。“我们的亏损正在缩小,如果我们乐观的话,我们今年可能会扭亏为盈,第一季度已经盈利了。”
携程负责人表示,游轮将继续是携程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与全球邮轮公司密切合作。
邮轮产业链公司的绩效差异化
根据年报披露情况,2017年我国邮轮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业绩各不相同。对于邮轮市场进入调整期,渤海轮渡、招商蛇口等公司对邮轮行业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并表示将加快邮轮产业布局。
业绩分化
2017年渤海轮渡营业收入为15.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8%,净利润3.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然而,附属公司渤海邮轮有限公司在2017年净利润为399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13万元。该公司的游轮业务已连续四年亏损。
招商蛇口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5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母公司净利润12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作为公司三大业务之一,2017年邮轮行业实现收入5.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05%,其中包括深圳蛇口邮轮客运业、厦门邮轮港租赁等。
中国招商蛇口副总经理龚镭表示,2017年是太子港全面运营的第一年,全年累计有109艘试航船,涵盖世界前5大邮轮公司,是亚太地区港口开通第一年最大的一艘。此外,公司与深圳体育旅游局联合组织了深圳邮轮嘉年华,牵头建立了邮轮旅游联盟等。深圳、厦门、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的邮轮港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未来,将在国家邮轮港进行网络布局和商业模式复制,构建整个邮轮产业链。
此外,2017年台湾海峡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5%;净利润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51%;海口新海渡口码头有限公司合并,在同样的控制下,港口板和运输牌照投入使用,航班总数逐年增加。
加速布局
对于邮轮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设想,渤海轮渡表示,购买和运营“中国泰山”邮轮只是邮轮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大运力,扩大经营规模,及时规划和发展东北亚、东南亚和国内市场的沿海航线,积极探索和发展沿海邮轮航线,建设烟台、青岛、天津、秦皇岛、大连、丹东、上海等港口的沿海邮轮航线。
招商蛇口总经理徐永军表示,该公司邮轮业务占公司邮轮业务收入的大部分,主要是码头运营服务和邮轮公司售票协助。未来,该公司将介入巡航业务,并组建自己的船队。届时,邮轮行业将增加收入,努力打造本地邮轮品牌,打造全球邮轮行业影响基准。
此外,海南瑞泽旅游控股有限公司是海南瑞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与北京华新瑞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交海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增加三亚国际邮轮开发有限公司的资金,并合作发展三亚国际邮轮业务。
渤海渡船公司表示,邮轮业务正努力扭转这一亏损。
从事客滚船业务的渤海渡船公司于2014年收购了一艘二手游轮,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但当时时机不佳,邮轮行业随后大幅下滑,公司邮轮业务连续四年亏损。渤海邮轮公司副总经理董明武、姜一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该公司将充分发挥本地游轮的优势,弥补不足,与大公司竞争,预计今年将扭亏为盈。
产业变动的多因素
中国证券报:邮轮行业从黄金时代到现在“玩家”纷纷退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宁武:国内邮轮产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我国邮轮产业起步较晚,基本条件不完善,缺乏与邮轮产业链相关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观光、购物、通讯、医疗等行业。许多沿海城市都在争夺邮轮码头的地位,但实际上,邮轮码头的硬件条件和通关条件在一些地方并不完善。第二,缺乏政策支持。第三,在消费层面,国内游客仍停留在相对传统的基本旅游水平。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消费观念和习惯尚未形成。这需要一个过程。
姜一强:短期产能投资中国邮轮市场过于集中,特别是国外邮轮公司,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游轮是工业运行与阳光,适合平静,温暖的气候地区。许多游轮设施,如露天游泳池,都是根据温暖的天气条件设计的.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固有的不足。
此外,缺乏支持政策。例如,游轮准入制度,外国游轮来来往往,不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缺乏对本地游轮的扶持政策;缺乏统一的港口收费标准。
改善商业环境
中国证券新闻:你当时为什么进入邮轮行业?你认为目前的损失问题如何?
江一强:本公司本身是一家海运企业,游轮与公司的业务相似,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船员队伍。当时人们预计这个行业会很好,有些邮轮甚至很难找到。
在进入这个行业时,我也考虑到了一些困难。但客观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国际邮轮公司战略抢占市场,导致短期内产能大幅增加,行业已进入调整期。
作为新进入者,虽然我们每年都有一定的亏损,但也有一定的收益,包括熟悉行业运作,酒店管理取得了突破。邮轮的核心部分是船舶的安全运行,这是我们有经验的;另外,酒店管理是我们过去一直缺乏的,近年来经过积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亏损是业内常见的问题。在行业背景下,亏损也是有意义的。随着产能的逐步撤离,商业环境有所改善。在过去的两年里,有6艘船撤出了中国市场。同时,我们在企业战略中实施差动定位,亏损正在缩小。乐观的是,今年可能出现扭亏为盈,第一季度已经实现盈利。
中国证券杂志:邮轮业务下一步是什么?
蒋义强: 对中国邮轮市场充满信心.. 下一步将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进行调整.. 根据世界三大船厂的订单情况,未来十年将有 90 艘船下水。 恐怕这些产能不会放弃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