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IP与主题公园的结合已逐渐成为产业探索和实现的热点方向。今天,三大娱乐业将重点放在动漫产业知识产权相关的主题公园收入状况等,继续“中国动漫赚钱?”系列专题解释和讨论。
国产动画IP与主题乐园的结合
根据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和AECOM集团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主题乐园调查,2017年6月,亚太地区前20名主题公园中有13家位于中国。它们是长龙海洋王国、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华东侨城、深圳窗口、深圳跑马地、广州长龙快乐世界、北京跑马地、郑州方德快乐世界、宁波方特东方神画、成都跑马地、上海跑马地。
同时,以主题公园和动漫制作及衍生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内地公司均为华强方特。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华强方特主题公园接待游客316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居世界第五位。
华强方特
2017年,华强方特实现营业收入38.6294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4811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7%。此外,根据该年度报告,在2017年,公司享有10.54%的年净利润,根据相关的国家政策。税收优惠加上政府补贴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如果有关政策有所改变,显然会对公司的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华强方特的主要业务是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
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业务包括创意设计、主题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已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2017年营业收入的73.88%。景区接待游客超过3800万人次。
自成立以来,华强方特已在芜湖、青岛、株洲、沈阳、郑州、厦门、天津、宁波、大同等地投入运营,如“方特快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方特水上公园”等20多个主题公园、宁波、郑州、南宁等正在建设中的主题公园项目也在进行中。
在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方面,华强方特主要有特种电影、数字动画、衍生产品等业务。动画有熊害系列、生肖传说系列等。“华强”的第四部动画片“熊粉笔”于2017年上映,票房收入超过5.23亿美元。此外,“熊乐园”和“熊冒险日记”也于同年4月和11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映。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针对公司的动画形象和主题公园项目的形象。2017年,该业务也实现了63.07%的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主题公园经营收入的增加,从而导致了文化衍生产品的收入增长。
同时,华强方特还积极探索其著名的IP“熊霾”与主题公园的结合,如创造性地创建一个适合亲子家庭休闲旅游-熊出没的中小型动漫主题公园,该公园位于家庭互动娱乐和全方位沉浸体验之中。
常州恐龙公园
常州恐龙公园在主题公园的基础上延伸到文化创意和衍生服务,形成了网络动画影视作品与下游主题公园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多种主题文化体验。先后推出了“恐龙宝宝”系列和“恐龙来”等动漫节目和电影,以及玩具、礼品等衍生产品。
在本报告所述期间,恐龙公园实现营业收入4.834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761.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71%。
恐龙公园的主要业务是主题公园经营服务和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其中,园区综合项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营收36227.43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4.94%。文化创意和衍生产品业务包括动画制作和发行、动漫衍生产品、表演服务等。在本报告所述期间,该公司率先推出了恐龙主题喜剧“疯狂恐龙人”,这部影片不仅在国内演出,还在韩国、新西兰和其他国家进行了巡回演出。
从一定程度上说,华强方特和恐龙公园的利润也证明了建设原创知识产权与主题公园相结合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它一方面为主题公园的发展和实现挖掘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避免了同质化的出现,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
此外,更多的国内公司也在积极建设本地知识产权主题公园。例如,拥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可爱鸡队”、“装甲战士”、“巴拉拉小仙女”和其他动画IP的阿尔法动画文化公司也计划将这些IP元素结合起来,在全国各地建设多个主题游乐园,并扩大IP实现的离线渠道;梦城将与牧区东方合作,创建“海狸场乐园”项目,并计划于2018年正式向外界开放。
海外主题公园的到来所带来的竞争
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世界旅游市场全球趋势报告”,到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的零售额将达到120亿美元,日平均游客人数将超过3.3亿,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
因此,在国内企业积极探索本土IP主题公园模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知名海外主题公园品牌选择登陆中国市场。如浙江荷洛猫主题公园、香港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
目前,上海迪士尼乐园主要由六个主题区组成:冒险岛、梦幻世界、想象花园、米奇大道、明日世界和藏湾,以及日常游戏和夜间烟花活动-点燃梦想等,而“玩具总动员”第七主题区预计将于2018年开放。
在公园的第一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游客超过1100万。此外,根据迪士尼2017年盈利报告,上海迪士尼度假村第一个完整财年的营业收入为正值,超过了此前对国际收支的预期。
与充满梦想和卡通幻想场景的迪斯尼不同,NBC环球拥有的环球影城基于自己的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公司的特点。它更多的是关于主题公园模式的电影真实场景体验游乐场项目,但也有很多植入和结合一些流行的动画IP品牌。
NBC全球主题公园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0%,2017年为54.43亿美元,2016年为49.46亿美元。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2016年4月在好莱坞环球影城开幕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2017年4月开业的“小黄人乐园”和2017年5月在奥兰多环球影城开业的火山湾水上公园。
国外的主题公园品牌,如迪斯尼乐园和环球影城,在丰富多样的知识产权内涵的支持下,再加上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随着这些品牌的出现,必将给国内主题公园领域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创造出更高质量的IP内容,并与主题公园更有效地结合,可能是当前国内企业的思考和探索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