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内故事 > 中印航空市场厚积正待薄发

中印航空市场厚积正待薄发

  • 发布时间:2022-08-02 00:11:37

作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航空市场的发展及其与印度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1月14日,中国民航代表团访问了印度,就加强中印民航关系和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交流。双方就扩大中印航空运输市场安排、建立中印民航定期交流机制和航空公司运营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事实上,自2002年3月28日北京-上海-印度德里航线开通以来,中印两国的航空运输市场虽然保持了一定的交流与合作,但与两国同期航空运输总量的快速增长不成比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三大航空市场。两国航空运输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推动两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将为促进两国人民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主要邻国间新型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中印航空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和印度是文明古国,地理相似,山缘相连,交往源远流长。作为人口超过10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两国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由于政局稳定、人口基数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印两国民航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中国民航总营业额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印度民航近4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印两国凭借两个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利用两国26亿人口的丰富资源,释放了两个新兴经济体的旺盛活力,大力推动人才交流,形成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新的、最精彩的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与印度之间有14对友城游省。2017年,两国交换了100多万人,数以万计的印度学生在中国留学。然而,与中印两国近27亿人口相比,中印两国人民交往仍有很大的空间。

经贸交流是促进航空运输的直接因素。2018年,中印贸易额达到955亿美元。目前,1000多家中国企业在印度经营,创造了近200000个就业岗位,双方强劲的经贸需求将成为发展航空运输的重要推动力。继2015年中国举办“印度旅游年”和2016年印度举办“中国旅游年”之后,两国在促进双边旅游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赴印度旅游人数迅速增加,中国赴印游客年均增长8%以上。旅游业的发展为航空运输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游客来源。

随着中印两国内航空市场的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日益突出,两国在航空运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潜力巨大。2018年7月2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共同签署了“金砖五国区域航空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确定了金砖五国航空领域合作的内容和方法,并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今年1月中国民航代表团访问印度时,中国代表团还与正在运营中的印度航空公司、计划通过代码共享航行或开通中国航线的印度航空公司和经营印度航线的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举行了座谈会,深入听取双方航空公司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愿望。政府搭建了舞台,企业开展了合作,共同扩大和加强了双边航空运输市场,深刻挖掘了中印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

合理拓展中国印度航空权利安排。

近年来,中国航空运输公司看到了印度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飞往印度,导致大批游客感受南亚大陆的风俗习惯。

根据民用航空管理局的说法,根据中国印度航空权利安排,双方的客运量为42人/周,对货运航线没有限制。2018年冬季和春季,中国航空、东航、南航、山东航空开始运营从北京、上海、昆明、广州、三亚、济南、青岛等7个城市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的定期客运航班,每周42次。

与此同时,印度的客运量仍然过剩。目前,只有印度航空公司运营孟买、德里和上海之间的定期客运航班,每周有5班航班。根据平等航行权的原则,印度仍有大量尚未使用的航空权。

印度航空公司少量直达中国的航班并非没有市场的潜力,而是与印度国内市场的现状密切相关。

首先,印度国内民航客运量继续高速增长。目前,印度有700多条航线,随着机票价格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乘飞机旅行。国内市场占印度航空公司容量的绝大部分,印度航空公司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其次,印度的低成本航空正在迅速发展。印度只有一家国有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印度航空),印度国家旗舰航空公司,而拥有巨大市场份额和高客运率的印度航空公司和香料航空公司都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之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线较短,模式相对单一,长途国际航线相对较少.

第三,印度的基础设施资源正变得越来越饱和。与中国北京、上海等机场的“时刻困境”情况类似,德里、孟买等机场也面临着时间资源短缺、地面资源短缺等问题。与此同时,印度复杂的投标过程和土地所有权问题,导致机场重建和扩建进展缓慢。

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印度对扩大空中交通权的需求并不迫切,但双方对航空运输的实际需求却在增长。东航负责人指出,南亚,特别是印度,是中国东方航空未来改善航线网络布局,提高航班密度的关键市场。虽然南亚航线的航空权资源等方面仍存在限制,但中国航空运输企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航权资源的制约,但民航局对外合作部门也在大力推动与印度的双边谈判,以扩大空中交通权,对市场仍充满期待。

把握形势推进互利合作

就未来民航发展而言,印度设定了一个长远目标:2022年,印度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总量位列世界前三位。印度民航当局还对2040年印度民航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对运输、客运和货运、机场建设、机队规模和其他指标的总周转率作出了具体计划。同时,它还提出了一项区域连通计划,鼓励航空公司通过补贴在中小型机场运营,以缓解大型机场的压力;提出了未来10至15年主要在一些新兴地区建设100个机场的机场建设计划;并提出了一项鼓励航空公司开通国际航线的国际连通计划。

上述计划表明,印度正在努力促进二三线城市民航的发展,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包括改善基础设施。中国市场无疑是重要的国际市场之一。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Indigo计划开通一条中国航线。广州和昆明将是其首选目的地。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航空运输公司可以通过股权收购和代码共享与印度航空公司合作。例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印度捷特航空公司进行代码共享合作,涵盖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国际航线以及一些国内航线。其中,捷特的德里-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孟买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上海浦东-德里、昆明-加尔各答航线。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双方的航线网络,而且可以避免新航线带来的风险,从而更顺利地进入新的航空市场。

由于中印直航航班短缺,许多往返中国和印度的旅客不得不通过第三方过境。在这方面,国内机场可以通过加强枢纽建设和丰富过境服务来吸引更多乘客。2017年11月,民航局和云南省发布了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明确目标是将昆明机场建成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航空枢纽。目前,昆明机场正在努力打造“易转”的公交服务品牌,通过大数据监控,实现跨平台、跨航线的过境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东航空公司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山东航空开通济南/青岛-昆明-德里航线以来,从昆明到日本和韩国的旅客数量也逐渐增加,昆明航空枢纽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

中国和印度是互补性很强的产业,航空货运也是中印航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航空货运企业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目前,有和道通、顺丰航空两家公司经营定期货运航班,从昆明和武汉飞往德里、孟买、马德拉斯和班加罗尔,每周飞行38架次。

事实上,为了促进中印航空货运市场的稳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航空货运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加强对货运航班的保障,简化通关手续。

作为两个古老文明和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有着实现各自梦想的基础。航空运输不仅是两国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是两国实现互利合作的重要产业。进一步加强中印航空运输合作,将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和持久的势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