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企应当利用好客舱的黄金时间
飞行时,机舱里的时间只能用来闭上眼睛吗?很明显,民航局对乘客两三个小时没有在机舱内做任何事情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期间,乘客不能打开手机,电子设备的使用受到限制,行动不自由,眼睛似乎缺乏焦点。其实,这一次,当乘客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民航的商机。利用民航企业的智慧来选择投入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使效益最大化,这是值得的。
想在这段时间内创造商业价值,民航要先做好受众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传递信息。笔者发现,客舱内的刊物大多都是讲旅游和美食、奢侈品的,且不说这些刊物是否能促成旅客的直接购买行为,单就内容而言,这些刊物就有同质化的嫌疑。民航不妨与专业的传媒机构合作中,进一步细分旅客,制订分众传播战略,通过专业化运营强化自身的差异化服务,从而给企业创造商业机会。
如果航空公司觉得现在还不到创造商业价值的时候,那么至少为了优化旅客的乘机感受,也请不要再选择乏味冗长的电影了。用粗制滥造的影片打发旅客的时间应该是上世纪的策略,航空公司也会面临版权等问题。因此,航空公司不如与视频生产机构加强合作,选择一些微电影或者有趣的短片、卡通电影,以可伸缩的时间、短小精悍的形式、新鲜有趣的内容取胜,甚至可以尝试商业赞助的视频节目,以优势渠道换取优质内容,实现民航附加效益和旅客乘机体验的双赢。在此基础上,航空公司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发飞机模型、空乘玩偶等周边产品,塑造企业形象。
如果说目前各家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是培养固定旅客的显性策略,那么航企何不换种思路,在柔性的信息选择、构建差异化信息等隐性策略上有所作为,增强自身竞争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