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旅游之战中,。4月7日,在苏州同一旅游总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同游旅游创办人吴志祥,并请他详细解释网上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
非标准的产品竞争激烈,而且同样的旅程也是在线的.
简单地说,在线旅游中的非标准项目是指除酒店、机票和其他业务以外,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其他企业。例如,周边的免费旅游、国内长期旅游、出境旅游等非标准化产品,产品比较复杂,用户决策缓慢。吴志祥认为,这将成为下一阶段网络旅游发展的重点。
作为一家在线旅游公司的老板,吴志祥几乎没有时间去旅行。他说他实在负担不起一个星期的外出时间。但他的朋友圈最近更新了一条消息,他和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将在五月份一起旅行,使用同样的旅行。“一旦牵着手,一路走下去,我希望当我的头发变白时,幸福能被感动。”为了体验公司的产品,吴志祥对此产品寄予厚望。
吴志祥说,三年前,旅游业和婚庆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他想象着,未来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服务质量的控制,网络旅游业可能会改变婚庆产业。
“未来的年轻人不一定要在自己的城市里拍婚纱照。他可以在苏州,可以在北京,也可以在日本和巴厘岛拍一生中最华而不实的婚纱照。”吴志祥说。
吴志祥说,在中国50亿元的市场,事实上,有100%的人需要去射击。将来,客户可以直接在同一行程下单选择本地差旅业务。"出去和玩是经济和方便的,你不必和摄影师自己一起飞翔。"
那么,如何确保摄影师的质量,以及如何与摄影师进行商业交流呢?吴志祥说,根据滴滴和司机在共同经济中所占份额的原则,消费者支付同样的旅行费用,并根据消费完成后的评估将费用退还给摄影师。在同一课程中,每位摄影师都将接受系统的培训,认可自己的声誉和质量,并在遇到纠纷时解决纠纷,以确保每个摄影师都能理解服务的概念。
提防外来者颠覆产业
2015年万达投资60亿美元,2015年同期全年GMV总量(总成交量、网站交易额)达到25亿元,财务报告收入60亿元,服务数量超过1亿元,全国第一个年度服务超过1亿休闲旅游平台。
但即便如此,吴志祥仍然感到非常焦虑。正如微信颠覆通信运营商一样,除了面临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外,行业以外的颠覆者也同样害怕贬低他们。
“通常,真正打败你的人不会出现在你的竞争对手名单上,你也不知道最终谁会让你失望。 “除了关注行业巨头,当然还有像美团和滴滴这样的对手,吴先生说,它们可能是扰乱在线旅游行业的另一种方式。
在最焦虑的时期,在2015年国庆假期期间,吴志祥领导公司高层和中层领导了几天,讨论下一步该去哪里。最后,确定了非标准产品领域的“大数据人”战略。
仅在四分之一的时间里,这趟旅行就完成了全国50多个城市近6000名旅游顾问的招聘和培训,并开始与线下旅游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密集沟通。同时,完成了华南、华北、华东、华西、华中、东北六大区域运营中心之旅,成立了“总部六个区域中心”。
2015年为1亿多人提供服务的大数据为同一次旅行提供了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用户细分的能力,而全国各地的旅游咨询公司正以一种越来越少的方式接近用户,以获得更准确的需求和用户肖像。2015年底,该公司聘请了首席投诉官这一职位,年薪为100万英镑,目的是通过对整个旅程的监测和测试,让消费者获得最佳的旅行体验。
除了成立了六个区域中心,同一行程在同一六个月内,先后收购了南通辉煌国家旅行社、上海美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广州创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近日,该行程还公布了北京永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国际上的投资并购,与他、乐天、日本、泰国在美国节日期间建立了合资企业。
与吴志祥对话
记者:如何理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大众旅游时代”?
吴志祥:旅游行业这两年之所以能成为资本的热点,是因为各个阶层都认识到旅游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才叫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如果就年龄而言,现在有“爸爸去哪里”和“跑步男人”这样的专栏,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关注中老年人旅行的专栏,这会让他们对生活有感觉。中老年顾客有一种出行的紧迫感,有精力的出行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我认为大众旅游时代是一个非常准确和全面的提法。
记者:网络旅游企业将在未来的旅游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吴志祥:作为一个旅游平台,我们是最接近用户的。我个人觉得我们不能叫OTA,我们本质是连接器,把资源和客源连接起来,告诉客户什么地方更好玩,什么地方性价比更高,什么样的服务比较适合他,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让信息从不对称慢慢地趋于对称。从OTA角度来讲,要生存发展,核心是了解用户,跟用户走得更近,同时我们更加熟悉世界是什么样子,OTA的价值就是把不同的世界去呈现给不同的人。
记者:在同一次旅行中频繁收购线下旅行社的原因是什么?
吴志祥:关注线下旅行社的原因是,第一,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还是有大量的中老年客户的,他们熟练使用网络是有一定困难的。第二,在中西部地区,对于出境游这样的非标品,用户在网络上预订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由于这两种客观情况的存在,在进入非标准产品领域时,我们认为所谓的流动思维方式不应该完全运用在同一过程中。
在票务标准领域,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流思维,流量大,量大。你现在可以通过同样的手机和网站每天预订100000张票。我们有3亿用户,5000万消费者会员,每年超过1亿人。同时,同一次旅行也是微信旅游唯一的合作伙伴,微信的门票,唯一的入场券。
在出境旅游领域,纯粹的在线交通不会像机票一样具有即时的效果。例如,1000名消费者在线访问这条线路,只有少数人可以预订。因为像出境旅游这样的产品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第一次出国的人,需要一个特别的人为他提供服务。我们看到这些情况,所以我们认为在非标准产品领域,线下旅行社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存的理由。它将不像一个票务代理,超过10年的时间,业界一转眼就说不。我认为离线旅行社,尤其是其中一些已经成功地转化为出境旅行社,他们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记者:既得的线下旅游社会不会有被“吃掉”的感觉?
吴志祥:我们在并购线下旅行社的时候,不是说,“我要颠覆你”。我跟他们讲的第一句话是,“你有价值”,第二句话是,“你的发展空间有限”,因为从长远来讲,若干年以后,主流消费人群会慢慢变成70后、80后,甚至90后。
线下旅行社有一种危机感,因为他们的信息水平很低,今年可能赚100万,但明年怎么办?同一次旅行的策略是借助其自身的信息和大数据对区域产品的了解,与离线旅行社合作,投资于离线旅行社,给你我的数据,你用我的方法,在我的数据的支持下,成为当地最好和最具竞争力的旅行社。
记者:同一次旅行与线下旅行社合作的效果如何?
吴志祥:我们试验了两三个城市,像南通、上海这样的城市效果很好。投资南通旅行社半年以后,它的业务量得到了迅猛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0%,2016年营收规模预计实现5倍增长。上海的美辰国旅加入同程之后的几个月,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战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我们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发展,会有更好的成绩来证明。
半个多月前,四五十家线下旅行社来到同一家旅行社,探讨如何整合和发展线上线下旅行社.. 我们不认同所谓“当互联网来了,狼来了”,进而颠覆行业。 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 它不必以颠覆的方式看待中国 2 万多家线下旅行社,而是应该整合和发展线上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