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过资本婚姻收购优步中国(Uber China)以获得司机用车市场后,滴滴终于伸出扩张的触角,冲进了计划已久的租车市场。
8月底,滴滴旅游宣布了在线租车业务,首次在上海试车,预计明年上半年将逐步扩展到其他两线城市。
类似于司机的汽车,滴滴的汽车租赁业务并非自有车辆,而是与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服务。
线上租车市场并不是一个新的市场,与汽车相比,发展时间较长,市场比较成熟和稳定,其中神州租车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呈现出“超强”的竞争态势。作为C2C旅游的巨人,滴滴的进入可能给中国租车市场的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但在这个市场上,滴滴的专业C2C共享模式真的可以打开局面,让它得到它想要的吗?
滴模式承受不了它的重量。
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滴滴要想租到自己的车,无论是从商业模式上,还是从租车服务的特点和市场模式来看,要取得与网上叫车领域相同的效果,仍然很难取得与在线叫车领域相同的效果。
让我们先来看看商业模式。
作为一家不直接控制汽车源和司机的互联网公司,滴滴正在尝试复制自己的业务模式,将汽车的业务逻辑应用于租车服务,即建立互联网平台,将中小型出租公司集成到各处,播放P2P和C2C,并减轻资产路由,这正是它声称是"纯粹的互联网。"的
其实,这种模式并不是新的,以前的携程,PP租车已经尝试了很多年。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些企图毫无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哪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汽车租赁领域供应商的现状存在问题。
目前,在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租车公司共有数万家。这听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规模,这正是携程过去的做法,PP租车公司试图整合,滴滴租车公司准备在未来开始整合。但除神州、一喜、寿奇等几家大公司外,绝大多数租车企业的条件都不理想。
就组成而言,小型租车公司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是长租车业务,车辆在长租车队中,即使有分散的车辆,也有长租退役车辆,其使用年限通常为3-4岁。由于租期通常超过一年,这类公司严重依赖稳定的大客户,一旦滴滴以大金融家的身份进入市场,一旦陷入汽车短缺,这些中小型租赁公司可能会“推高价格”,整合成本也会更高。
第二类主要是二手车业务,他们在销售二手车的过程中也做租赁业务,他们的汽车来源基本上是二手车商贩收购的二手车,车龄在5年左右。这些中小型租赁公司有零散的汽车供应、恶劣的汽车状况、杂乱的车型、混业员工、客户经验差、缺乏国家服务能力、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能力。
这正是滴滴必须直接面对的“供应商陷阱”。
对于滴滴来说,这种缺乏风险防御能力的后果远不能与之前的叫车业务相提并论。
例如,失去一辆车的问题。由于租车自动驾驶业务与网上叫车业务完全不同,一旦车辆被盗,很难找到一辆车,处理时间很长,需要强制停车等离线安全的能力和手段。在此之前,宝鸡租车公司(宝鸡租车公司也采用了P2P路线)由于不断出现的汽车损失等问题,毫不犹豫地向消费者提起诉讼,滴滴在风险控制方面也不会比这类P2P租车公司更强。
如果滴滴租车平台出现这种问题,合作中小型租赁公司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自然会把风险传递给用户或滴滴。
为了解决这一风险,滴滴必须建立相应的离线能力和离线运营团队,但这显然使滴滴的模型变得更重,这不仅违背了轻量资产的路径,而且导致了运营成本的急剧上升。
根据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财务报告,滴滴的净亏损使他的收入增加了两倍。2015年,滴滴和优步仅在补贴上就消耗了多达10亿美元。在新的业务路线上,不再控制成本,不仅难以撼动神州租车等多年积累的优势,自身的发展也将面临危机。
无法克服的离线障碍
与中国、一喜、第一蒸汽等公司相比,滴滴最大的优势显然是出租车业务积累了大量客户,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网络流量。
数据显示,滴滴经过4年的发展,已经有超过1500万的司机和3亿的注册用户加入了滴滴,在叫车业务的基础上,滴滴通过专门的汽车、特快列车、搭便车、出租车、班车、替代驾驶等业务线路的布局,初步建立了人、车、交通三要素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
理想的情况是,如此庞大的网络流量和用户红利,从司机用车转向租车业务,再加上旧的“烧钱补贴”,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提高行业的话语权。
但回到租车服务本身。与网上叫车服务的“低单价、高消费频率”不同,租车业务受到车源数量的限制,呈现出“高客运价、低消费频率”的特点,扩展速度明显低于专用车。
以神州租车和神州专用车为例。神州已经运营了近10年,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租车55100辆,而神州专用车(2015年1月上市)的运营时间还不到两年,今年上半年的日均销量为304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1%。
汽车租赁服务的这些特点也意味着用户的决策过程也会更长,考虑更多的因素,更注重品牌、安全、服务和网络覆盖等硬指标。
相应地,从租车公司的业务设计角度出发,需要解决离线商店、车辆调度、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各种问题。
更重要的是,租车过程往往涉及跨地区租车,这意味着租车公司也需要建立一个强大而高效的服务网络。因此,直接服务网点的数量和覆盖面往往决定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规模。
以老大市神州租车市场为例。截至2016年6月30日,神州租车有764家直销网点,包括272家门店和492个返回点,覆盖全国各省。
相比之下,滴滴只有线上流量、在线服务和网络覆盖,缺乏分工和精确性。 它的流量优势不能转化为高比例的订单数量,失去了最锋利的武器。
即使按照以往的“烧钱补贴”的惯例,滴滴也很难依靠“订单分流SAAS系统”来建立真正的竞争壁垒。
你知道,租车市场并不是一个荒野的地方,除了神州租车和高租车两个国家布局的直通车租赁公司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融资体系和产业链资源,分散在各个城市,大大小小的租车公司都离不开私人贷款,很多汽车来源实际上都是私人信贷的担保。
照顾他们并不像招募司机那样容易。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而且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资源。花了10年时间在中国制造一辆汽车,成为行业领头羊,互联网平台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这一门槛。
滴滴有意与一所高中合作,显然这一问题将在租车领域面临。然而,问题在于,作为一个租车行业的迪克,一个高级阶级的规模与神州老板形成了双重差异。
根据2016年半年一次的报告,神州租赁车队的总规模为99700辆,而42200辆租车规模还不到中国的一半。同时,神州上半年租车净利润达到10.6亿元,同期汽车租赁亏损290万元。另一个关键的直接服务网络数据,高达374,还不到中国的一半。
作为一个双赢的市场,怡喜的规模和运营能力显然不足以支撑滴滴的雄心。离线积累也将是滴滴长期无法逾越的障碍。
更真诚,少一些例行公事。
不管你怎么看,滴滴租车就像一种商业选择,缺乏成熟的考虑。事实上,滴滴最近并没有做出更少的选择,比如滴滴的穿梭巴士、滴滴试驾等,都像滴滴租车一样,利用自己的劣势与那些在线下积累了丰富资源的竞争对手竞争。
但就互联网公司的“烧钱-做规模化故事-融资”的循环商业惯例而言,这是滴滴必须采取的另一个步骤。
第一次被杀的网上打车领域,一直面临着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矛盾。虽然滴滴的新规则表面上得到了缓解,但滴滴面临的政策风险并没有从“优质服务、差异化竞争”新规则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配套规则中得到缓解。
在长期不良政策的影响下,必然伴随着订单萎缩、估值下降、融资困难,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循环被打破-订单继续萎缩,估值继续下降。
因此,缺乏安全感的滴滴必须不断寻找下一个更好的故事。只要能够制造出大的盘子,即使它是理想的,它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呢?对不起,那不是滴滴考虑的问题,是例行公事。
虽然我不喜欢滴滴租车的动机和前景,但这样一个旅游领域的巨头并不等同于利润。
从客观上看,公司以一定程度的社会意识进入汽车租赁行业,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进一步培育汽车租赁市场,让更多的人关注市场,扩大潜在的客户群。这对整个行业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毕竟,汽车租赁市场的空间太大了。 数据显示,2015 年 40 亿国内游客中,自驾游游客占比超过 58.5% ,达到 23.4 亿人次.. 中国旅行车船协会预测,到“十三五”期末,我国自驾游游客将达到 58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的 70% 以上。
中投咨询公司在“2016至2020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投资分析与前景报告”中预测,2016年中国汽车租赁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4亿元,未来五年(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1.07%,2020年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到1168亿元。
现在,即使是行业领头羊神州租车,今年上半年也只有24.52亿美元的收入数量级。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需要一些鲶鱼来推动,以加速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中投的分析报告,新的叫车规则也指出,打车的市场价格将进行试探性调整,这意味着网上叫车的促销补贴在未来将是不可持续的,价格将逐渐回到合理的区间。因此,汽车租赁业面临的恶性低价竞争压力也将大大降低,整个行业也将回归正常的快速发展轨道。
至于滴滴租车,如果你可以更真诚、更少的例行公事,也可以利用行业的快速发展,看到一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