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由财富增长所引领的消费热潮现在正向国际旅游延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出境旅游的中国公民达1.2亿人次,而国家旅游局也将2020年出境旅游的目标定为2亿人次。
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出境旅游正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精通使用创新产品,如旅游网站和旅游应用,由老牌公司或快速扩张的初创企业提供。网络旅游营销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在移动渠道的快速发展上远远领先于美国和欧洲。201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通过移动渠道进行在线订购的旅游市场。
“中国无限”是世界顶级旅游研究机构PhoCusWright对中国出境游客进行的第一次调查。PhoCusWright研究了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从目的地选择到目的地的行为和动机。研究了中国游客在网上购买旅游产品的购物习惯,包括机票、住宿、购物和度假套餐。
这份报告是根据2015年11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在上证综指暴跌(2015年7月)和(2015年8月)几个月后。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指标一直很混乱,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远远没有这个巨大经济体的放缓那么简单。股市和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短期健康状况的怀疑。尽管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比预期低0.1%,但仍是除印度以外的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到目前为止,面对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出境旅游看起来是乐观的。相较于PhoCusWright 2013年对中国休闲游客进行的另一项调查“中国消费旅游报告”,中国出境游客似乎也打算增加海外游客的数量和预算(见图1)。
图1:2013年旅游休闲旅游和2015年出境旅游的意向
研究方法
2015年11月,PhoCusWright通过AIP进行了一项在线消费者调查,针对中国成年人出境休闲旅游。
符合条件的,必须是18岁以上的网民,在过去12个月里,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东南亚(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东北亚(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6个目的地至少有一次通宵休闲旅行。此外,被访者亦必须在策划外游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过度抽样,确保每个目的地有足够数量的受访者(每个地区有500个配额)。最后,25000名游客参加了这次调查。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PhoCusWright从样本中得到了3043份要求的回复,并根据中国网民的年龄和性别以及每个目的地的游客在中国出境游客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对其进行了加权。在95%置信区间和1.8%误差范围内,结果可以推广到所有中国出境游客。
研究样本包括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二线城市包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福州、哈尔滨、杭州、济南、南京、宁波、青岛、沈阳、苏州、天津、武汉、无锡和厦门。
在报告中,“远距离旅游”是指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旅游,而“短途旅游”是指亚洲的旅游,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和东北亚。
主要研究成果
目前,中国的出境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和富人。2015年,超过七成(72%)的出境游客年龄介于25-44岁的区间,而且他们与年满45岁及以上的游客拥有同等消费能力。
中国出境游客仍然相对缺乏经验。在2015年出行的出境游客中,尽管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此前有过出境旅游的经历,但大多数游客对于他们所造访的地区(比如:大中华区、东北亚、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而言仍是首次造访的新访客。
中国出境旅游旺季始于国际劳动节,旺季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延续, 并在十月国庆假期达到顶峰。四分之一的出境旅游出现在十月初,72%的出境旅游则发生在五月一日到国庆节之间。
亚洲的旅游目的地比欧洲、北美和大洋洲更受家庭和夫妇的欢迎。对家庭式旅游而言,较短的航程和更为低廉的机票价格以及相对宽松的签证 制度令短程旅游更容易成行。与此同时,独自出游者更青睐以美国为首的远程目的地,最近造访美国的中国游客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独自出行。
购物是中国出境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四成的出境游客表示,购 物是促使他们最近一次旅游的动因之一;在前往日本的游客中,56%的人都或多 或少都是想要去购物,而且他们也确实付诸了行动:2015 年,22%的出境旅游消费是用于购物。
二千零一五年2000 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支出高达 2 05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3 万亿元。其中近一半的消费是用于购买度假套餐,机票、住宿等单品消费比重分别为大约10%,目的地的活动消费占比为3%,而用于火车、长途大巴、过夜游轮以及租车的合计支出仅占旅游消费的2%。
最近的一次国际旅行除购物和饮食外,中国出境游客人均消费为17490元,合2808美元。套餐购买者比非套餐购买者的人均消费大约高出700 元。最富裕游客(月收2万元以上)的消费水平超出整体平均水平近三分之一, 吸引他们额外消费的旅游产品种类包括租车、过夜游轮、购物、就餐及度假套餐。
移动已经成为预订旅行订单和包裹的主要在线平台。一半以上(53%)的套餐购买是通过旅游应用和移动端网站实现的。大部分的酒店、租车、民宿、长途火车以及在目的地的活动在线预订都是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
虽然更多的预订是通过移动网站而不是旅游应用进行的,但旅游应用仍然占了移动交易的很大一部分。38%的移动端套餐预订、37%的移动端住宿预订以及近一半的移动端目的地活动预订都是使用app来完成的。
携程是出境游客网上订票的首选。紧随其后的四家网站分别为: 去哪儿网、途牛网、同程旅游网及阿里旅行网。国外的网站几乎没什么吸引力, 使用Expedia和Priceline(包括Booking.com和Agoda网在内)在线预订的中国出境游客比例均达不到5%。
线下渠道仍然很重要,但随着年轻游客比例的增加,线下渠道的重要性将会减弱。占总数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其最近一次旅游的预订完全是通 过线下渠道完成,但55岁及55岁以上的游客线下预订的占比依然接近全体出境 游客线下预订之占比的两倍。
虽然集体旅行仍占很大比例,但免费旅行的比例仍在增长。三分之二 的中国出境旅游为跟团旅游;对出境旅游的内心舒适程度、签证制度及高性价比 可能有助于跟团旅游继续受到青睐。然而随着境外旅游的潮流转向不跟团,自由 行的数量正在增加,最年轻、最富有以及最有经验的游客以及一线城市的居民都 更有可能选择自由行。
在其他主要旅游市场中,中国在线支付的普及从未出现过。信用卡和现金是出境游客应用最广的付款方式,但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钱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18-24岁年龄段的游客来说,这些付款方式的普遍程度仅次于现金,在最普遍付款方式中名列第二。支付宝和财付通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旅游产品的支付,在预订机票和酒店时,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是仅次于现金的使用最普遍的支付方式。
对于那些想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好服务的酒店来说,拥有会说汉语的员工是最重要的改变。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将有会说中文的员工列为选择酒店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重要性领先于中文菜单、内置的中餐厅、中文电视频道以及靠近当地的华人社区。
购物、观光和就餐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游客在最近的出境游中也是如此。游乐园和主题公园也非常受欢迎, 59%的游客游览过其中之一。
很多活动都是在旅行前一天或更早预定的。但也有相当多的预订发生在出行前或者在活动当天。作为活动的研究平台及预订渠道,在线渠道和线下渠道几乎具有同等重要性。
这些都是PhoCusWright中国无限号的一些结果: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出境游客的快速增长。要购买报告,请单击此处购买,读者可以使用折扣代码“中国2016”享受20%的折扣。
购买过程:
步骤1:打开链接网站。点击现在买
步骤2:单击继续到结帐处
步骤3:在以下页面输入个人信息和折扣代码“2016年中国”,以及点击Apply和Next
步骤4:输入支付信息并单击完成采购完成购买并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