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的资产布局越来越清晰:以旅行和酒店管理为主的轻资产业务在香港上市,而以万达广场(Wanda Square)为主的轻资产业务寻求上市A股。万达经历了文化旅游和酒店项目的销售,以及“破碎的武器”,该公司正在重新部署其资产。
就在宣布出售伦敦整个项目的三天后,香港上市公司万达酒店(Vanda Hotel)于1月19日宣布,将暂停交易,等待重大收购等公告。这曾经被忽视的上市平台,但最近迎来了频繁的资产流动。
万达酒店开发目前是万达商业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平台,此前主要用于海外项目的并购。自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决定主要在国内投资”以来,他的风险敞口迅速上升。
在 2017 年 8 月,万达决定将旗下两家轻资产公司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旅游集团注入万达酒店.. 后者将旗下 5 个项目全部出售给万达商业,其中包括即将整体出售的伦敦项目等 4 个海外项目。 去年 12 月,万达通过股权变更加强了王健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这些步骤清楚地反映了这一上市平台的轻资本化趋势,也反映了万达高层的关注。
考虑到万达广场的资产组合正寻求在A股上市,万达商业(Wanda Business)的资产布局变得越来越清晰:主要基于文旅和酒店管理的轻资产业务在香港上市,而以万达广场(Wanda Square)为主的轻资产业务寻求上市A股。万达经历了文化旅游和酒店项目的销售,以及“破碎的武器”,该公司正在重新部署其资产。
注入轻资产
2013年6月,万达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实现香港上市。经过两次变更后,上市公司名称于2014年10月正式变更为万达酒店。
随着万达业务国际化,该平台成为海外并购的主体。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公司在伦敦、芝加哥、马德里和澳大利亚购买了5个项目。这些项目的所有权结构非常一致:万达酒店发展集团拥有60%的股权,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万达在香港拥有40%的股权。
VandaHotel在2016年12月发起了马德里项目的全面销售,并在2017年6月完成了该交易,因为与当地政府就项目转型计划达成了分歧。
此时也会出现转折点。
2017年7月,万达商业集团(Wanda Business Group)将其在13个文化和旅游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中的91%股权出售给了荣昌和富利的638亿笔交易价格(此后交易细节略有变化),这是中国房地产史上规模最大的“百年交易”。
但与此同时,万达保留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经营权和经营权,从而继续实施其轻资产战略。万达文化旅游创意集团有限公司。(万达旅行)负责这些项目的运作和管理。
相比之下,酒店项目交易没有托管条款,但万达商业集团 sVANDA 酒店管理( 香港) 有限公司 (万达酒业管理)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高级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着数十家万达酒店。
2017年8月,万达旅游和万达酒管被注入万达酒店的上市平台。同时,万达酒店开发公司将把万达酒店所拥有的所有五个项目出售给万达商业集团,其中包括伦敦、芝加哥和澳大利亚的两个项目。
这一行动的意图是明确的,轻资产业务注入平台,使其明确其战略地位。
“世纪交易”后不久,针对有关部门调查海外投资、关注重债企业的传言,王健林曾说:“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决定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随后,媒体爆料万达打算出售澳大利亚的悉尼和黄金海岸项目,但万达否认了这一说法。
直到2018年1月16日,万达酒店开发公司宣布计划出售伦敦项目60%的股份,控股股东万达香港也将出售该项目其余40%的股份。
这是王健林做出上述声明后,万达首次向海外出售项目。同时,同样明显的是,以前向万达企业出售海外项目的过程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项目的产权仍在上市公司手中。
然而,作为万达商业集团唯一的上市平台,万达酒店轻资本发展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据悉,如果上述交易全部完成,福州市衡利市将只有一个项目在万达酒店开发平台上(原壳牌公司衡利项目),以及万达文都和万达白酒两家轻资产公司。这将意味着该平台将基本完成对重型资产的剥离。
万达在平台上的重点也反映在另一举措中。2017年12月4日,万达酒店宣布其母公司万达海外公司拟将其股份的65.04%转让给万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王建林全资拥有的一家新公司,每股1.2美元。交易结束后,王建林的持股保持不变,但对公司的控制程度缩短到两个层次,加强了控制。
后规模时代的布局
万达,中国最大的商业房地产运营商,曾经拥有另一家上市公司。万达商业(Wanda Business)是一家由大量国内商业地产项目组成的资产组合,于2014年12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上市,成为规模最大的IPO。在香港。但到2016年9月,该公司被私有化,并寻求在A股上市。
在这方面,王健林曾多次表示,万达业务估值偏低,汇A出于市场价值管理的考虑。
另一方面,香港资本市场对资产庞大的内部房屋单位并不乐观。在万达商业上市的近一半时间里,其股价低于发行价。如今,香港的大型内部房屋股正热火朝天地持有,但在2015年实施一项轻资产战略的万达,一直难以扩大规模。
上海益举研究所智库所长严月津认为,从万达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的销售表现可能是疲弱的。撤走大量资产和向香港上市平台注入轻资产,将有助于资产估值。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尽管万达出售了大量的文化旅游项目,但王健林仍表示将以轻型资产的形式经营文化旅游项目。如果这部分业务真的更大,它在上市平台上的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事实上,一系列资产的流动,也有利于万达商业在 A股上市的过程..
根据万达商业(Wanda Business)2015年9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拟上市的主要资产组合包括购物中心(包括商场管理业务)、酒店(包括酒店管理业务)以及文化和旅游项目。在出售了大部分酒店和旅游项目,并剥离酒店管理业务后,资产组合将由购物中心主导。这部分业务主要是万达商业第三代产品-万达广场。
万达商业拥有200多家“万达广场”,虽然万达广场在2016年后以轻型资产的形式运营,但目前部分资产仍处于“轻重结合”状态。
这是万达最成功的商业地产产品。与旅游和酒店项目相比,“万达广场”的运营更为成熟,能够很容易地平衡单个项目的资金。分析师认为,剩余资产避免了酒店、旅游和其他项目等项目的“拖累”,资产质量也有所提高。尽管上市过程将受到IPO政策的影响,但未来的估值非常值得期待。
因此,万达商业的资产布局已变得清晰:以旅游和酒店管理为主的轻资产业务在香港上市,而以万达广场(Wanda Square)为基础的合并资产寻求在A股上市。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经纪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告”,万达最初的商业地产业务与传统的住宅开发商不同。2015年推出的轻资产战略使得万达很难赶上规模。与此同时,海外投资的挫折感和大量资产运营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万达的资产规模,也限制了万达投资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万达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量万达广场项目,以及商务和旅游、酒店等项目的运营能力。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在现阶段,万达是寻求将这些“核心资产”注入合适的资本市场平台,以帮助资产价值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同时,出售项目的收益不仅可以巩固现有业务,而且可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