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发表声明强调,它不授权任何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登记服务。4月22日晚,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宣布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手机登记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南方航空关闭第三方网络平台的登陆业务渠道并非针对第三方网络平台。4月初,中国南方航空(ChinaSouthernAirlines)的登机系统不再开放,一些第三方平台,包括垂直和横向航班、频繁航班、航班乘务员和其他第三方平台,已经停止了中国南方航空(ChinaSouthernAirlines)的登机服务。
事实上,这不是航空公司第一次取消第三方登记业务。早在2014年,中国国航(AirChina)、东航(ChinaEasternAirlin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三方移动应用提供的所谓自签入服务还没有得到授权。
但是,当时没有实现实质性封锁,因为国内所有航空部门(春秋航空除外)的预订系统和起飞系统都是在互联网上开放的,“理论上,所有第三方软件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访问该系统”。那么,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吗?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国航之后会跟进吗?
南航关闭第三方办理登机手续
4月22日,航空旅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称南方航空公司的移动登记功能已于2018年4月20日19:00离线,并提醒乘客提前计划行程。
空中旅行垂直和横向服务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通信”)在2012年推出的一种基于旅行的移动服务产品,它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为旅客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特色服务产品包括:票务提醒、检票、航班动态、电子登机、手机签到等。
作为第三方平台,空乘显然不愿意放弃手机签到这样的高频应用场景.. 然而,南方航空在控制第三方平台值机业务方面是相当确定的..
4月18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发布“关于规范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网络座位选择和签到业务的通知”,表示已致函“第三方网络平台”,要求其停止处理网络座位选择、签到等侵权业务。
这意味着,未来购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将无法通过第三方平台(如旅游)办理登机手续,而只能在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APP、南方航空(Southern Airlines)官方微信和小程序的官方网站上办理登机手续,或者直接到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指定的登机柜台办理登机手续。
在声明中,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阐述了“取消”第三方登机口的原因:第三方网络平台“通过各种不正常的方式为南航旅客办理座位选择、登机业务、严重扰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秩序,造成了一定的航空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和服务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4月23日咨询了多个第三方服务平台,无一例外地向记者证实,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不再可能提供在线座位选择服务。
携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告”采访时表示,携程仍在为包括东航、中国航空和海航在内的用户提供在线登记服务,而携程就像其他第三方网络平台一样,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发布最新公告后,不再提供这项服务。
然而,应当指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尚未完全"切断"第三方平台的渠道,在公告中表示,在第三方网络平台获得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授权后,它只能处理中国南方航空旅客的座椅选择和登记业务,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届时会发出通知。
另一方面,东航、中国航空、海航和其他国内航空公司尚未跟进,到目前为止,它们的大部分航班都能够在第三方平台上登机。
关于入口的争论又上升了
这不是航空公司第一次取消第三方登记。
2014年,非官方的网上登记渠道遭到航空部的公开抵制。当时,东航和国航相继发表声明称,使用第三方手机登记服务的乘客无法获得与官方渠道相同的后续服务。
2013年9月,航班管家正式开通了网上登记功能,成为最早提供在线入住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之一。然后,携程,在哪里一个接一个地跟进。
在线值机的优势显而易见:旅客输入预订机票的身份证、姓名等信息,即可在线办理乘机手续、预订航班座位,省去了现场排队等繁琐流程。
航空部提到的风险,特别是,中国南航列出了三个方面:一是第三方平台没有能力合理安排座位和航班负载平衡的能力,容易造成航空安全风险;,可能非法拦截旅客身份、账号和行程数据,并产生旅客个人隐私披露和成员账户盗用的风险;第三,没有中国南航座席选择、业务培训,缺少应对特殊情况的措施和程序,旅客不能保证座位。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告”采访时表示,从航空部的角度来看,关闭第三方签到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旅客信息披露的风险,其次,它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乘客的订票数据。第三,许多第三方平台也有售票业务,而在线座位选择是该业务的“附加子项目”。这与民航处所提倡和实行的“矫直降世”是背道而驰的。
但据记者介绍,记者指出,旅客信息是价值发现和增值服务的基础,南方航空公司根本不愿透露这些信息,实质上是持有乘客的“入口”,使价值机器服务能够更好地布局衍生市场。
民航行业的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阻塞"不排除利益冲突,因为第三方平台通过高粘性服务(如签到)赢得了互联网的入口,并收集了强大的移动流量,这对航空公司的官方应用产生了影响。
毫无疑问,入住选择是在购票后使用较高的使用频率的服务,第三方登记平台一般可以支持十几个航空公司的座椅选择服务。与航空部门的软件相比,只有支持自己的机票选择,第三方平台的"集成"优势明显。从这个观点来看,"合作开放"可能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