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排行 > 连停两条“黄金航线” 中美航线陷入盈利陷阱?

连停两条“黄金航线” 中美航线陷入盈利陷阱?

  • 发布时间:2020-11-13 19:19:36

和美国的航线不再像三四年前那么热门了。

美国航空公司在5月份宣布暂停飞往北京芝加哥的航班后,最近宣布将在10月份停止上海芝加哥航班。

上海-芝加哥航线是美国航空公司进入市场的第一条航线,该航线已经运营了12年多,对美国航空公司本身和上海市场都具有特殊意义。

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美国航空公司共运送了133万名和美国双程旅客,包括242000名从上海到芝加哥的旅客,占近20%。与其他从上海飞往美国的航线相比,芝加哥在往返洛杉矶和旧金山方面仅排在第三位。

事实上,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Airlines)此前曾暂停的北京至芝加哥航线也同样重要。虽然芝加哥不是航线上最热门的目的地,但从北京和上海到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旅客数量相当可观,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航空部门,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德尔塔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

往返芝加哥的两趟航班已被停飞,美国航空将从过去两年的运力来看,市场的运力将减少约36.3%,这显然是“大退”。在和美国的空中交通权利耗尽以及一线城市机场的“起降时刻”的背景下,美国空军的行动让行业感到惊讶。

美国航空公司务虚会

2004年两国签署了新一轮扩大航空服务协议后,美国航空公司成为获准直飞的两家美国航空公司之一,并于2006年开通了上海至芝加哥航线,以打入市场。

出乎意料的是,这条等待了五年之久的“黄金之路”,却惊慌失措地离开了比赛。

根据美国航空公司的解释,利润困难是关闭航线的直接原因。“这两条航线(北京-芝加哥、上海-芝加哥)都是巨大的输家,”美国航空公司负责网络和时间规划的副总裁VasuRaja说。

这太令人惊讶了。在民用航空业中,航线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越洋航线之一。在高峰时期,利润相当于两至三条国内航线。近几年来,之间的客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使航线成为“军人必经之路”。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运营航线,市场在过去三年里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运输能力增长率远远超过需求增长率,航线已成为激烈竞争的红海。

在美国航空公司进入之前,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已经开通了上海-芝加哥航线,作为市场的“后来者”,美国航空公司在的市场份额和航线数量上没有优势。根据民航咨询公司CaDAS的数据,美国航空公司在航线上的运力排名第七,不仅排在四大航空公司之后,还排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达美航空之后。

对于上海-芝加哥航线,在过去的四年里,联合航空公司占了50%,美国航空公司占了30%。2016年,东方航空公司开始运营上海至芝加哥航线,并在市场上投资了100000多个席位,迅速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同年,该路线的容量迅速增加26%。

东航的强劲进入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6年上海至芝加哥的客运量增长了28%,但时间不长,2017年这条线路的客运量再次下降。

根据CADAS的数据,2017年,上海-芝加哥航线的客运量同比下降了6%,最大的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United)下降了9.3%,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客运量下降了约1%。就乘客率而言,美国航空公司虽然略高于联合航空公司,但仍未超过80%。

美国航空公司面临着不确定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该航空公司的发言人Leslie Scot公开表示,上海/北京-芝加哥航线自运营以来一直没有盈利。特别是,随着今年油价的上涨,这些航线已经不像现在那么好了,美国航空公司不得不重新配置其资产。

陷入利润陷阱?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美国航空公司在市场管理不善,运力下降是航线长期产能过剩的结果。

事实上,美国航空公司并不是唯一“退出”市场的美国航空公司。正如美国航空公司宣布暂停上海至芝加哥航线一样,夏威夷航空公司也宣布在国庆黄金周假期结束后,每周三次暂停从夏威夷往返北京的直航航班。

此前,联合航空公司还暂停了从杭州、西安到旧金山的直航航班。曾在民航业工作多年的林志杰表示,航班频繁停飞,是由于航空燃油价格上涨和洲际航班燃油成本上涨所致。另一方面,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影响商务和旅游旅行,预计需求增长将放缓。

事实上,两国的航线在过去一两年中表现出疲劳。航空市场主要在2014年至2017年爆发。在此期间,美国航空公司相继开通了几班直飞北京、上海、达拉斯和洛杉矶的航班。的航空公司(如海航)也很快进入了市场。一线城市与美国之间的航空权很快就被分割,许多国内二线城市也开通了通往北美的洲际航线。近年来,华航(如海航)也迅速进入市场。大量国内二线城市也开通了通往北美的洲际航线.两国的市场容量保持了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当时,两国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总体上旅客运输的增长速度还不如运力的增长速度快。2013年,两国的客运量超过440000人次,增长率为15.47%。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它保持了超过15%的增长率,甚至在2016年达到了25.57%。然而,市场在2017年迎来了拐点,增长率骤降至5%。

此时,航线产能过剩已成为业界讨论的一种趋势。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国航业绩交流会上,国航官员透露,海外业务下滑主要是由于和中澳市场没有达到预期。据了解,作为和美国市场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国航在北美的客运量在2017年下降了4.96%。

今年初,联合航空大中华区和韩国航空公司总经理戴雅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告”采访时,也对两国市场表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今年将是需求增长放缓的一年,前几年的投资需求需要慢慢消化,因此没有计划在市场增加航线。

然而,虽然航线一直非常令人失望,但许多航空部门并没有放弃.从宏观上看,国内各大城市到美国的主要航线都已经开通,短期新运力不会突飞猛进,票价相对于“底部”。

今年上半年,达美航空向转移了一条日本航线,开通了上海至亚特兰大航线,再加上更换飞机,达美航空在市场的运力将提高23%。

美国航空公司在停航,除了市场原因外,与美国航空公司自己的运营网络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市场,联合航空可以扩大其国内网络,通过明星联盟(Star Alliance)和国航(Air China)等合作伙伴运送乘客和提供过境支持,而美国航空(Air America)的全球联盟缺乏能够在与之合作的成员。

应该指出的是,美国航空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市场。与暂停直飞北京航班一样,美国航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将寻求美国交通部门的批准,“暂停”芝加哥至上海之间的航线,以便在情况好转后,直飞航班能够返回市场。“我期待着在2019年北京大兴机场投入使用后,找到一种新的合作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