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排行 > 中国国旅:免税店霸主,未来是否面临业绩承压?

中国国旅:免税店霸主,未来是否面临业绩承压?

  • 发布时间:2021-10-17 01:57:26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春节期间,海口海关在三亚、海口和琼海四家外岛免税店监控了643000件免税商品的销售情况,同比增长30.43%,销售额为6.01亿美元,增长33.56%。

海南免税商品的快速增长与自2018年以来海南岛免税购物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根据最新的政策,每年每个人的免税购物限额从过去的16000人增加到了30,000人。同时,在岛上的船只上的乘客也包括在免税的范围内。

中国旅行社在三亚海塘湾有一家免税购物中心,市场预计将从这一增长中明显受益。

然而,该公司在春节前披露的2018年业绩并没有让投资者满意。根据公告,该公司当年实现收入470.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23%,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9%,利润增长率明显低于收入增长率。从第四季度第一季度来看,虽然收入增长了70%以上,但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负增长。

第二天,公司股价猛跌5.26%。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018年半年度报告开始时,收益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开始于收入增长。回顾当时的公告,销售成本的急剧上升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下图所示,2018年年中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55.48%,绝对值接近35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7.77%。

因此,该公司的解释是由于合并了上海、首都机场和香港机场的免税业务,以增加租金和补偿。

业绩增长是否会继续承压? 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

从出入境游客的增长中获益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53.30%的股份,。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旅行社业务、免税业务和旅游投资开发业务,由其中国旅行社、中免公司和中国旅游投资公司经营。

公司业务的发展与中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08至2017年的10年里,入境游客人数从130.02.74亿人增加到1.394824万人,国内居民出境人数从458.44万人增加到1.4277.74亿人。

由于移民的增加,中旅的收入从 2009 年上市时的 60.65 亿增加到 2018 年的 470.12 亿,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 3.13 亿增加到 31.48 亿,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5.55% 和 29.24% 。

可以说,中国民族旅游的成长历史是改革开放的缩影。

商业变迁的历史 

在公司的旅行社业务和商品销售(免税商品销售)两大业务中,后者的毛利率远高于前者,是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商品贸易在收入中的份额持续到2017年,当时它开始超过旅游服务。

此外,公司还计划分拆旅行社业务。根据2018年12月公布的公告,该公司打算将其子公司中国旅游集团的100%股份转让给其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约为1831亿美元,进一步关注未来免税业务。

专注于免税业务

在计划剥离旅行社业务的同时,该公司近年来通过多项扩展并购,进一步增强了免税业务的实力。

2017年7月,该公司以3882万美元收购了日本中国51%的股份,该公司在首都机场t2、T3航站楼经营出境和入境免税商店。

2018年2月,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豁免在上海购买了51%的股份,约为1,505亿元。收购后,公司拥有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免税经营权。

此外,,。据中国国家旅行社公告介绍,未来中国旅游集团将启动海南省免税商品有限公司51%的股权注入过程。

通过收购和新的出价,该公司的免税业务涵盖了各种渠道,如机场免税店、三亚免税店和游轮免税店。据平安证券研究公司整理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国内免税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5%(不管注资51%)。

在未来,以领先的市场份额,市场预计将继续受益于放宽国内免税和增加消费的进出境游客。

面临的主要风险

然而,在享受市场高增长红利的同时,该公司也面临着放开免税牌照和提高租金成本的风险。

中国有一个免税企业的国家垄断管理制度.目前有七大免税主体,即中国免税、日本免税、海南免税、深圳国有免税品有限公司(简称“深免税”)、珠海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免税”)。中国华侨旅游汇款服务公司(简称“中桥免责”)和中国国家人事服务公司(简称“中晓服务”)。其中,。

如果进一步放宽未来免税许可证,公司可能会面临增加竞争的风险。,市场连续两天急剧下跌,中国国家旅游的股价大幅下跌,担心该国将发放更多免税的许可证。

另一方面,在机场免税店业务中,由于机场方面具有场地垄断优势的溢价能力强,这可能影响中国国家旅行社的盈利能力。

以上海虹桥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免税商店项目为目标,以上海于2018年赢得上海虹桥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免税店项目,作为中国免税控股子公司,作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合同将在2019年至2025年年底的七年内完成。根据合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总担保销售委员会分别达到2.71亿美元和41亿美元,综合销售委员会的比例为42.5%。最后,根据实际销售委员会和保证销售委员会,机场费用将更高。

这意味着上海在未来7年内将向这两个机场支付至少437.1亿英镑,平均每年61.53亿英镑。

从去年的收购公告来看,2016年和2017年1月至9月,日本上海的营收分别为63.3亿欧元和63.35亿欧元,这表明,要弥补高额的销售佣金成本,仍有一些压力。

友情链接